Thoughts, stories and ideas.

交易決策的平衡點

交易決策的平衡點

程式交易遭逢少見的震盪與拉回後,快速竄升即將創高,過於極端的漲勢,刷新主觀交易者的認知,因而產生恐懼在全職投入量化交易與資訊公司之前,我是做補教業起家的,過去經營補習班的同一時期,我也擔任理工科系的研究員,在接觸期貨投資後,才逐漸將重心全部轉往交易,爾後全心投入至量化領域,加加減減也要六年了。現在想想,先前這兩個有些矛盾的行業,說不定造就了我現在的交易風格。 以教學來說,教育需要遵守的準則並不是統計的結果與對錯,而是因材施教的彈性,某些取樣過大的數據,在遇到極端狀況的學生個案時,是沒有用途的,老師必須儘量了解學生的程度狀況與心理特性,進而引導其有效率的學習,補充加強其所缺乏的,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 質化與量化的兩端 但在理工研究卻不是如此,數據在實驗的規劃與改善中,佔有絕對的重要性與說服力,若無法重現或是沒有夠多的資料佐證,

交易的熱情

交易的熱情

這幾周盤勢很刷洗,明顯的可以看出某類型的交易者開始疲累了,開始產生自我懷疑,甚至出現了放棄的念頭。在這樣的壓力影響下,可以清楚看出每個交易者的初心與本質。 進入市場,自然是想要賺錢的,但支撐著一切並能完成這一切的,是對交易有熱情的人。若你不熱愛交易,那你可能無法在逆境中生存,無法成功度過交易的低潮期。 程式的本質 代替真實交易者完整執行策略 很多人以為,只要使用程式交易的系統,就能安心的不管事,放心的收錢發財。但其實不是這樣的,程式交易系統的建置,需要順著盤勢不斷的調整更新,也需開發並上下架不同的策略,畢竟程式的本質,是代替真實交易者完整執行策略,並縮短判斷時間。 若非程式交易的開發者,雖能免去開發所耗費的時間成本與建置成本,但在理解策略與心理建設上,都需要很深的琢磨,

交易的無解之題

交易的無解之題

愛因斯坦曾說,人們無法用製造問題的同一水平思維來解決問題。這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從思維模式說起。 每個人的大腦一天能有五萬個以上的想法陸續跳出,而我們會與自己質疑對話一萬兩千次,儘管這些數字驚人的高,但在我們的認知習慣中,並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會被我們所感知,我們甚至無法感受到其存在。而在我們挖掘藏在潛意識中的想法時,我們會不斷的淘汰與篩選,並打造我們的思維模式。 思維限制 侷限了交易量能 這聽起來抽象,但就結果論而言,我們最終的行為就是由不同的思維模式思考進而呈現在我們意識後,才決定了最後結果。所以在相同的條件下,偏多思考的交易思維,往往產生要做多的結果與行為,反之,偏空思考的交易思維,往往產生各式放空的交易想法。 但在某些沒有趨勢的商品,跳脫多空甚至是操作其他延伸性商品往往才是解決某些盤型的正確決定,多數人卻因為受到思維限制,進而侷限了自己的交易量能。 大家都知道,

程式策略師的知識邊界

程式策略師的知識邊界

所謂的「知識邊界」,指的是我們根據過去的經驗與理解,對整個世界描繪出的規則與界限,我們與外界所有的互動,其實是由我們內心主觀詮釋後,加以解讀進而應對的反應。故若能有更廣泛的數據與信息處理能力,累積夠多的知識與看法,在遇到問題時自然能做出更妥善並正確的應對與反應。 從不同的視野認知問題 當知識邊界被拓展後,我們能從不同維度,也就是不同視野來認知問題,進而了解事物運作的本質,對各種運作的方式了解越多,各式結果自然會有所差異。 而多數人在現況所受的困境,往往也是過去經驗束縛所造成,現況的痛苦,常常是歷史的反覆示現。若需要有所突破,讓自己對事物開拓發展的可能性增加,由不同視野出發藉以增添更多想像是必要且健康的。 舉例而言,有些交易者容易陷入倖存者偏差的盲點之中,可能交易的經驗只限於多頭年,但當世界經濟政策與狀況改變,原有的策略庫因而失效卻不自知,默默地就被市場所淘汰,

大航海時代的風險與陷阱

大航海時代的風險與陷阱

航運指數的大漲造就台指慣性改變   最近跟投資有關最火紅的話題,無非是關於海運三雄大漲,造就無數千萬富翁了;在這戲稱大航海時代的浪潮下,越來越多人都投入航運類股,不但其類別市值逐漸增加到接近四成,成交量也高達50%左右,這樣的市場情緒推波助瀾下,好像不跟著沖點航運股,說不上自己是個有在市場打滾的投資人。   許多人看了周遭的親朋好友在上船當水手後,簡單的賺進了大把鈔票,好像只要敢壓敢抱,最終就會獲利一樣,逐漸輕忽了將面對的風險。這一個月以來,我越來越多朋友,試探性的問了我關於程式交易的問題;說來慚愧,今年的績效不如去年表現亮眼,新春開紅盤至今,年化報酬率一直在-15%~+20%之間上下震盪,每當講到累積的績效表現,多數在我心中不算懂投資的朋友都不經意的流露出輕蔑的神情,不客氣些的可能還會炫耀自己最近操作傳產類股,航運、

成交明細之秒數統計

成交明細之秒數統計

台指期 - 筆數分佈 2021上半年小台指期 - 筆數分佈 2021上半年大小台之間數據差不多, 日盤高峰為00秒佔約 4.6%,01秒居第二位佔4.5%相當接近。夜盤較特別,最高峰出現在 01秒 而非 00秒,可能是程式交易集體觸發而引發的連鎖效應。 台指期 - 口數分佈 2021上半年小台指期 - 口數分佈 2021上半年若是用口數來做觀察,可以發現 00秒的成交佔比又更高,來到 5

  • Cory Lee
面對虧損的勇氣

面對虧損的勇氣

想像一個情境,你穿著高檔正式的衣服,手拿香檳杯參加著一場高級派對,你積極著想打入這群人的圈子。突然間有個看似高貴有品味的女人談論起關於古典音樂方面的話題,大家輪流分享著不同時期的樂曲主流,喜歡哪些音樂家又討厭哪些樂手。 聽著大家各自發表自己的感想,完全不懂音樂的你突然感受到羞辱與尷尬。在這件事情發生後的幾天,你會採取怎樣的行動呢?你會承認自己對音樂方面的無知與不足,主動開始搜索資料並學習補足你所缺乏的,還是透過貶低古典樂的價值來安慰受傷的自己,繼續維持自己的樣貌,不做任何改變呢? 了解自己的不足,但不放棄改變 類似的例子是心理學者阿德勒(Alfred Adler)對勇氣與自卑情結的註解,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到自卑與自卑情結的差異,一個有勇氣的人不會把自卑感作為無法改變的藉口,並以此心態逃避面對人生遇到的種種課題,他們深深了解自己的不足,但不放棄改變,而是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好。但缺乏勇氣且具有自卑情結的人,他們無法面對自身不完美的事實,

台指期&選擇權 - 成交口數分佈圖

台指期&選擇權 - 成交口數分佈圖

資料統計時間 2021-01 ~ 2021-06 縱軸為分佈機率(%) 橫軸為每筆成交口數 台指期(近月) 日盤台指期(近月) 夜盤第一組台指期的圖來看,絕大多數(95%左右)的成交量都是由 5口以下所貢獻,其中1口的單子比重更高達 65~67%。夜盤散單比重較日盤略高。 小台指期(近月) 日盤小台指期(近月) 夜盤第二組小台指期的圖來看,單量為一口之佔比高達 75%,比台指期65%高出不少。 選擇權(不分週月)

  • Cory Lee
交易的直覺偏誤

交易的直覺偏誤

由於疫情的影響,近期的生活習慣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但也藉此多了許多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更能好好審視原本繁忙的步調下,粗心缺漏了什麼。 理性分析數據 並確認數據的真實性 工作之外,多數的時間我都在思考如何更有效率的整理每日接收到的各式訊息與數據,誠如前幾篇文章所提到,一個交易者需要保持足夠的客觀性,理性分析數據之外,更應當確認數據的真實性。並且不要因為情緒或是心理的影響,任由感性與直覺凌駕至理性與規範之上。 在整理與檢討的同時,我仔細審視這段期間我認為造成自身進步的最大差異,突然發現思考維度與資訊視角是造就差異的主要原因。而過去曾看過的一本書《真確》,恰恰可完整解釋其原理。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數據學家與世界級公共教育家,畢生力抗全球的無知,希望能用自己與兒子、媳婦整理的數據來改變多數人的思考習慣。書中提到,多數人理解的世界觀與實際狀況有極大的落差,這影響了大家,讓多數人無法以真實狀況作出判斷,而一直活在錯誤的偏誤之中。

量化數據的正確方式

量化數據的正確方式

這兩週國內的疫情延燒,百業都受到影響,身在其中,生活與工作型態的調整與改變,著實不習慣也不好受。但就如同上篇文章我們所預期的,市場指數的漲跌,並不是隨著確診人數增加而反向崩跌的;隨著疫情加劇,因為群眾恐慌與從眾心理將形成一股反覆拉扯的力量,進而產生大振幅的震盪波動,加上造市商的觀望,掛單薄弱,因而產生前幾天急拉急殺的暴漲與閃崩現象,雖然都在預料之內,但對程式交易多少會有些負面影響。   不過值得開心的是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之下,還是有許多組策略默默地創了新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利用自動交易克服人性情緒弱點的好處與重要性。 以科學及量化方式 改善交易耐受度   但仍然有許多人非常在意每天新聞的報導,大量的數據圖表,與各式恐嚇威脅性的文章與影片,緊緊的箝住了這些傳統習慣看各式消息的交易者,進而影響他們的交易情緒,想當然耳,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但我們要如何用科學與量化的方式來改正這錯誤習慣,進而改善我們的交易耐受度呢?

疫情對程式交易的影響

疫情對程式交易的影響

2021/05/12周三,台指創下了有史以來盤中的最大跌點,之後的兩天,都呈現五百點以上的大震盪;在週五盤拉漲二百點作收後,於2021/05/15周六,發布篩出大量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新聞,一連兩天,有多單的投資者都處在恐懼之中。 2021/05/17周一,台股開低七百點,展開六百點層級的刷洗,各式程式交易者都暈頭轉向苦不堪言,於寫稿修正的同時,這樣的刷洗仍然在進行中。 程式的作用 代為執行交易者信任的策略 也因為這樣的行情,許多朋友、學生對於程式交易的信任度大減,質疑大增,冒出許多疑惑,最常聽到的無非是,都知道疫情嚴重了,

交易決策的建立過程(二)

交易決策的建立過程(二)

那麼在不同階段,數據分析所佔的比重與角色是否會改變呢?答案是當然會改變的,在每一個階段數據分析所佔的決策比重自然不同。 第一階段 用數據建立策略庫 一開始的第一階段,數據分析幾乎會佔八成以上的比重,由於一開始對市場的了解度不足,故順從直覺容易掉入心理誤區的陷阱,只有選擇交易商品的種類與決定策略金額的控制不是仰賴數據分析決定,而是由交易者的心理承受度決定。 先談交易商品種類,交易夠多的商品自然有分散風險的效果,但對於一般的交易者,一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發展多商品的策略庫整理,二是不一定有足夠的金錢可以撐起多商品多策略的交易執行,故一開始在程式交易商品的選擇,多為單一商品多策略的交易方式。 再者,一個賺錢的策略,其持倉時間與拉回比例多寡,都會影響到交易者的資金使用率,故在選擇上線策略的同時,一定會受到交易者能承受的比率影響,這就不能單看數據來決定了。一個好用的策略,只要獲利的時間週期與交易者習慣的頻率不符合,就無法準確執行,勢必不能為交易者所用。

交易決策的建立過程(一)

交易決策的建立過程(一)

交易既是藝術,也是科學。一方面,量化交易與自動交易日益進步,從資料庫建立、數據清洗與數據統計分析、人工智慧決策、深度學習,各個面向都已發展出各種分析工具與方法,這些資料科學的進展讓交易決策有越來越科學化的趨勢。 數據與直覺的角力 然而交易策略管理千變萬化,交易決策者經常必須仰賴直覺,也就是過去經驗的結晶,加上各方蒐集到的資訊來下決定。 像是特斯拉(Tesla)汽車的創辦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就是以作風大膽與順從直覺行事聞名,對他來說,數據資料只是表面的數字,而對產業的敏銳度與對市場發展的期盼與遠見,往往是其能洞悉未來趨勢方向的主要原因,也常常比業外人士的分析報告精準有用。 究竟交易應該順從直覺,抑或是遵循數據規範判斷呢?本篇文章將以「

交易情緒的循環

交易情緒的循環

圖/程式交易不斷等待順勢的交易機會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多空循環永不止。」這兩周程式交易走出前陣子的陰霾,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之上,也再次證實了那句出自傳奇操盤手傑西.李佛摩,大家朗朗上口的古語。   相信交易人多數都看過李佛摩的回憶錄,許多人可能還認真做了筆記,將各式的格言抄寫在自己的桌前,但在這段艱困的時間點,遭遇不如預期的拉回時,我很好奇有多少人能說服自己,持續執行呢?   這也恰恰體現了「規劃自己的交易,交易自己的規劃」這句話是多麼的知易行難,就算是程式交易,能完整堅持執行的人都只占三到四成,更遑論交易手單的主觀交易者了,或許這也是多數交易者會失敗的原因。   開始交易的這五年來,每當我碰到不如預期的盤勢感到恐懼時,這句話總會在我耳邊響起,「成功的交易者必須違逆恐懼與希望的本能」,而在這樣的時刻,我也才能說服自己堅持下去,

遭遇MDD的調適與修正

遭遇MDD的調適與修正

穿頭破底的行情,是程式交易的剋星 這陣子是程式單的拉回時期,各種穿頭破底的盤型,讓追突破的程式單遭遇滿大的拉回,一起交易的朋友多戒慎恐懼的注意著自身的權益數,亦有一些槓桿沒控制好的朋友,或心理素質不夠無法撐過修正的朋友,默默淡出市場。 克服恐懼面對它,相信自己 可以預期的,最近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如何調整策略,應該用什麼心態面對這一切。每當遇到這類問題,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語句都是,「所謂的勇敢,不是你不害怕,而是你知道你害怕,但是你願意去克服你的恐懼面對它。」 身為一個交易者,不論是手單交易者,或是程式交易的信徒,我們都要做一個願意面對自己脆弱的人,在連續虧損的過程中,我知道我自己不夠好,但這樣的不夠好也很好了。我們知道自己會害怕,但會害怕還是相信自己,持續執行就夠勇敢了。

程式交易的八二法則

程式交易的八二法則

記得我們曾經提過的學習思維嗎?一般人的思考方式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加法思維與減法思維。其中加法思維適用於較為發散的領域,如:創意構思、團隊建設、新業務拓展等。而減法思維則適用於思維收斂的領域,如:戰略制定、目標確認、關鍵措施路徑等。 也因為如此,多數人的學習是從加法思維為出發點,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人就像是空的海綿,不斷的吸收各式解決問題的方式,逐漸增加自己的記憶資料庫。但一段時間以後,當你累積了夠多知識,你會發現,稀缺的資源其實是你的精神與時間,這時候,擁有減法思維就是極度重要的事情。 交易之道就是簡化之道 在交易之初,我們需要憑著自己的想像和猜測去決定交易的邏輯與步驟,這個過程我們可能需要做加法,這本質上就是一種試錯,

如何克服交易恐懼?

如何克服交易恐懼?

圖/過於極端的漲勢,刷新主觀交易者的認知,因而產生恐懼  尼采把道德區分成兩種,一種稱為奴隸道德,而另一種稱為貴族道德。他認為奴隸道德屬於弱者的道德,表面的內容是同理心,謙卑與平等,但實際上是弱者為了掩蓋對於強者發自內心的恐懼,故借助奴隸道德去限制強者。   奴隸道德的特點在於,多數是禁止型的命令,諸如「不許搶奪」、「不許欺騙」,因為強者本就不會讓自己的財產被占有,本就不允許他人對其欺騙,故奴隸道德強調的平等與分享,主要是保護弱者限制強者。   這在一般的社會上,就是我們社會的傳統道德。但在金融市場上,沒有這樣的道德枷鎖限制,所以你可以看到各式的巧取豪奪,在金融市場上(尤其是負和的期貨市場)高舉道德的大旗,只會被各方豪傑吃乾抹淨罷了。

極端行情與策略調整

極端行情與策略調整

最近最常聽到的問題,無非是對於越來越極端的行情感到困惑,想知道是否應對程式邏輯有所調整,在我看來,感受到行情極端,無非是震盪幅度放大所導致。 更多人投入市場 波動放大 更多的心理角力拉扯 至於震盪幅度為什麼會放大呢?無非是更多人投入市場,更大的成交量,造成更多的心理角力拉扯,這樣的狀況下,情緒所造成的波動自然被放大。 若你是信賴歷史會重新發生的交易者,也相信各式數據統計,在這樣的狀況下,你自然要持續堅持進行程式交易,畢竟雖然每次發生的事件不同,力道不同,時空背景也不同,但是本質是相同的。 各式線圖都是由各種貪婪的想法,各有心機的策畫與抱有希望的期待,或是膽顫心驚賭一把的決定,所匯聚共構而成。 故定義你的策略就變成非常重要,你的策略究竟是單純預測方向,取得好的成本後期待指數的長期向上?

鼠年回顧與牛年展望

鼠年回顧與牛年展望

歲末年初,又到了回顧整年展望的時刻,今年(農曆一○九年鼠年)算是辛苦且令人驚訝的一年,誰能想到在鼠年年初的大崩盤,會莫名的結束。且各式指數還產生了七○%至一一○%的漲幅呢?又有誰能想到,原物料指數會有出現負數的一天,且單日漲跌幅的空間,也都遠高於多數交易者心中經驗所畫出的那把尺。   許多做空機構、法人機構,第一次在散戶大軍的手中吃了癟,我們也看到了美股漲停板的少見景象,甚至是台灣今年的大飆股,居然是權值第一的台積電,誰能想像他會這樣輕鬆的拉了那麼多次漲停板呢? 多商品多策略 在適當的盤型發揮最好的效果   對於多數的程式交易者而言,鼠年是美好的一年,一波到底的行情,各式的拉抬推升,是老天爺給追突破的交易者,悠哉開心過年的禮物。

程式交易是否需注意消息面?

程式交易是否需注意消息面?

圖一  周末在新聞上看到,以發布市場大跌聞名的華爾街大老─葛拉漢(Jeremy Grantham),近日再度聲稱美股處於前所未有的泡沫中,且距離破裂可能只有數周或是數月,市場中一切都被高估,本益比又落於歷史最高數值附近,並指出他已將管理的投資組合轉為淨空頭。他過去兩次最著名的預警,分別為二○○○年的網路泡沫破滅與二○○八年的金融危機預測,他都準確的閃過危險。   剛看到這樣的新聞與朋友的轉發,身為一個量化交易的奉行者,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先查詢近期內他的新聞頻率與出現時機,是否跟指數真有一定的相關性,如圖一所示,黑色圓圈與方框處,是近三年內出現葛拉漢示警即將崩跌,或是宣稱減少多單部位的新聞發稿時間,而底圖為那斯達克指數的走勢,我們可以發現,葛拉漢早在二○一九年就認為會崩跌了,這樣簡單的圖示,

程式交易的捨離

程式交易的捨離

南懷瑾大師曾說過:「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我想,在交易的學習過程也是如此,從初入門累積基礎知識,到策略庫完善並規劃策略管理機制,中間有許多要克服的困難,也勢必對交易者們造成各式傷害,但這種種的細節逐步累積成一個大工程,變成我們交易的無形資產之一。 適當的斷捨離 才能邁向大道至簡   相較於其他領域行業,程式交易的建制與學習是相對漫長且困難的。更不用說隨著交易者對市場的認識不斷加深,交易者對交易手法與邏輯的看法,會衍生出極大轉變,進而捨棄部分新手時期的看法與策略,在適當的斷捨離之後,才能邁向大道至簡的道路之上。   有人說,在一個人發財之前,必定得先失去五樣東西,分別是失去暴脾氣、依靠、抱怨、魯莽與傾訴欲。

交易信仰與自我質疑

交易信仰與自我質疑

最近各大指數持續創高,作為科技類指數領先指標的高級銅期貨,也以驚人的漲幅再次創下紀錄,對於蓄勢待發準備著,建構著海期交易資料庫的團隊成員們,一方面為行情感到驚奇,一方面對錯過行情感到可惜。 《策略五花八門 開發流程大同小異》   如大家所知,程式交易做到最後,基底多數是以追逐趨勢的突破策略為主,但如何定義每次的突破,如何選用適當的週期,並選用適當的收單方式,就是各顯本事的地方了,雖然各式策略五花八門,但開發的流程與順序卻是大同小異。   通常我們的做法是先從已建立好的策略資料庫中選擇單一策略,接著測試單一策略是否適用在特定商品,進而從中選擇此商品適合的使用週期,接著再加上各式濾網去優化策略的表現,最後加上數種可互補的出單策略來提高獲利比率。做好以上步驟後,保留三至六個月的樣本外空間,用以觀察策略完成後是否能持續創高,或是是否失效。   在做完這樣的前處理後,將多策略組為策略包,搭配策略控管與比例式下單,

原則的發想與建立

原則的發想與建立

最近很常被問到,如何能夠簡單學會交易呢?如何讓我的交易變得更簡單呢?大道至簡,簡單的方法才是好方法……諸如此類的言論讓我有些煩心,我想可能是伴隨著年關將至,順著大行情的出現,各式廣告充斥於FB與各大論壇導致的。我必須老實說,純論交易,是真的很簡單的。   只要拿出你的手機,存好足夠的金額,按下交易鍵,你就完成交易了。就跟打牌很簡單,打球也很簡單,打電動也很簡單一樣;但一件事情要做到頂尖,做到專業,是不簡單的。真要學會各種交易的方式,真能讓你在交易中獲勝,讓自己「擅長」交易,需要的是交易原則的建立。   多數人不會因為自己炒了一道好菜,而決定賣外食賺賺外快,

交易者的特質

交易者的特質

最近聊到性格個性會決定交易的風格,那怎樣的個性會是適合交易的呢?又為什麼許多在其他行業位於頂尖的佼佼者,進入交易後卻輸得一塌糊塗,無法讓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其他行業的寶貴經驗,轉變成交易學習的能量呢?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多數人不喜歡認錯。        許多時候,很多人明顯犯了錯,但他們習慣的使用其他原因,或是歸咎於他人作為藉口,第一時間否認自己犯錯,甚至更改事實或是前因後果。        想想你是否說過以下類似的推諉說詞呢?「都是因為□□□,所以我才會做這個決定」,抑或是「我會這樣做是因為當時□□的關係,所以才會變成這樣。」這些策略都是在表達,自身其實是沒有錯的,或是想證明自己並沒有造成過大的損害。        否認自己的錯誤,甚至怪罪別人,能暫時減輕自己當下的痛苦,並幫助當事人遠離受到責罵的恐懼,在一般的生活中,是很奏效的,

策略管理與發想

策略管理與發想

最近除了維護策略資料庫之外,在嘗試優化策略啟動與篩選的機制。傳統上我們會先訂立上下架標準,以觀察策略在最近的表現狀況,讓表現較佳的策略擁有較多的交易口數,讓表現較差的策略控制較少口數;而不符合上架資格的策略,列入觀察區,若不能再次創高,就會被放入修正區,決定是否修正,或是宣布失效被捨去。   這三年來使用這樣的方式,我們成功的壓低了策略拉回的最大虧損,讓策略績效能較為平穩的向上移動,也由於單一商品多策略的關係,成功的分散風險,在某些策略失效前,慢慢降低它的比例,讓它對帳戶的權益數不至於造成過大的傷害。   這一直是一個有效率的好方法,但最近在與某些主觀交易者聊天的同時,我發現好像有幾種值得嘗試,可能可以更加提升效率的發想。   在觀察幾位以股票期貨為主的交易員的交易方式,我發現他們其實是有五、六個固定邏輯在反覆執行,但他們並不是只對於單一商品反覆執行,而是有個啟動條件,只有啟動條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