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連假我為自己安排了場沒有目的的小旅行,到處晃了晃,就像是還是學生時期偶有空堂,拿起包包就出發了。一切都很愜意愉快,在咖啡廳趕進度補足積欠許久的書單,晚上在小酒吧吃吃小點,做做低部位的海期手單,與陌生人搭話聊天,趁機窺探其他行業舒適圈之外的生活;這些不那麼緊湊但有趣的活動,每次都能讓我蹦出新的靈感與研究發想。當然在旅途中勢必會認識新朋友,每當聊到自己的職業與工作,投來的多數是好奇且擔憂的目光;「交易這件事情,風險是不是很大啊?」小酌幾杯後,多數人都會語帶保留的問出類似問題。
風險(Risk)一詞的起源,來自早期的漁民出海前的祈禱。禱詞圍繞在風平浪靜且滿載而歸。因為「風」會帶給漁人無法預測的危險,因此有了「風險」一詞。也就是「損失的不確定性」。理工背景出身的壞習慣,就是要定義清楚所以詞彙所代表的意義,故提到「損失的不確定性」,連帶提到的就是,自身能力與學養所造成判斷當下狀況的能力。同樣一件事情,在兩個基礎知識與視野水平不同的人眼中,有著不同的掌握能力;舉例而言,對於有駕照與無駕照的兩個人,開車所造成的風險自然不同。有了以上概念就可知道,風險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培養管理風險、承擔風險的能力,就不怕未知的風險。
交易自然也是一樣,在我們的交易生涯開始之前,所有的資料蒐集都是一場探險的旅程,若你思考完善才投入,那就是一場知道風險的冒險活動,而不是單單只有危險;但對於要冒哪種險,要承擔哪種風險,是有選擇的,要先評估是否值得,以及自身能力能否承擔。交易就跟人生一樣,如果不冒險,就無法創造新的價值,要創造價值,就要勇於承擔風險。很多人以為交易是賺預測的錢,但我卻覺得交易是賺承擔風險的錢;許多人說「沒有交易就沒有傷害。」但不投身市場就沒法掌握機會,獲得利潤,不承擔風險的交易,遲早也會被市場淘汰。所以我們要體認,投入市場交易是為了建構承擔風險的能力。而好的評估能力與承擔能力,是一個好的交易者的必要條件。交易雖有危險存在,但不一定有危險;端看風險管理處理是否恰當罷了;若無風險管理的交易,無疑是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但若是風險管理處理周延,交易就是一場提升自我的冒險與饗宴。
這也是為什麼這段時間以來,我將部位拆成手單與程式單,且持續不斷的開發新策略,維護舊有的資料庫,並大量研究籌碼資料等等。因為不論是主觀交易亦或是程式交易,惟具有大量資訊整理與掌握能力,才是能長久立足市場的基本條件。只有讓自己無時無刻的做好準備,且讓自己擁有比同期競爭者更強更好的火力,才能在市場生存,若是手握著石頭就想跟擁有火槍的法人對打,那無疑是輕忽風險自找死路罷了。說到這,就讓我想到之前NIKE推出的足球影片《The Last Game》,敢於冒險的精神正是足球這項運動的真諦所在,同為競技,交易自然也是如此。
-
本文同步發表於理財周刊 1050期│吳偉仁 |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