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格與程式交易

  前幾日聚會,話題自然無法跳脫交易相關;幾個主觀交易老手與程式交易者在與新入市場的朋友分享自身作法時,意外產生激烈的辯證。主要立論分為兩大方向,但都是圍繞在同一主軸,兩大方向分別是主觀與程式交易究竟孰優孰劣,而討論主軸則為程式是否真能取代一般交易者,完整的呈現交易手法並即時做出反應。聽著聽著,我發現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同時有操作手單,但也有做程式交易的我身上。我認真地想了想,然後說了一個我覺得最貼近真實狀況且能對比的例子。

  「你們覺得,煮飯這件事情,是可以用機器取代廚師的嗎?」我笑著問大家。這時大家就開始躁動了,「我們在討論交易,誰在跟你討論煮飯。」「不要每次講話都舉一堆例子假設,直接講結論就好。」我則繼續著我的立論,「對我來說,這是一樣的啊!

  你一定不認為有台機器能取代你媽媽煮出來的飯,無法取代記憶中的味道。但,你平常吃的超商食品,甚至是連鎖餐廳的中央廚房,都已經做到半自動甚至自動化了,你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用機器取代廚師啊。」「反過來說,你們會去比較你親手煮的飯跟簡餐店,哪個比較好吃嗎?」這時大家好像慢慢了解我想說的是什麼了,不論主觀交易還是程式交易,其實並無優劣,只是滿足不同的需求罷了。當你沒時間好好看著食譜,悠哉地想好要煮什麼飯,空出完整的時間料理;那較為制式化,半自動做出來的簡餐就會是較為適合你的選擇,至於這簡餐的製作流程、選用材料,以及價格成本等等,也會是你考慮的因素。

  換個角度想,若你沒有一般的料理知識,你可能也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的好壞取決於你對料理這件事情的了解,而不是自動化與非自動化本身。我相信一個好的程式交易者,他的邏輯性跟對數據的敏銳程度,一定等同於好的手單交易者,反過來說,一個好的手單交易者,他一定有可以程式化並自動執行的交易SOP,只是他不一定有能力將其程序化變為交易策略罷了。

  很多人認為主觀交易者的個人風格是強烈的,但我覺得程式交易者也是有各式不同風格的。每周四我都會與工程師及研究員們有個固定的夜間會議,內容主要是讓研究員報告當周開發的策略並做修正與發想,有時候從沒有交易經驗,純論數據與數字的研究生的角度,能看到不同於交易老手的有趣發想。

  在上周的會議中,有個學弟交出了一組績效極佳的策略組,在還未做最佳化處理之前,已經到了能上線實單交易的等級,例行性的檢查了滑價問題後,我們打開了圖表,開始討論起他的交易邏輯與策略,我們發現他的進單邏輯跟我們原本設定的突破策略有些許落差,他的進單點常常是在盤整區間內,然後猜測會往哪裡噴出,並守好另一邊的停損;若是一段時間沒有出方向,不論賺賠他都會出單,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再猜測該進場的方向,重新投入場內。

  這樣的方式導致雖然勝率低,但有極高的期望值,完全符合小賠大賺的精神。這時我們好奇的問他:是怎樣的想法,讓你把原本要做為濾網的訊號,轉變為程式的主軸呢?「因為多做多錯,所以當操作進場後,若是沒馬上產生方向與結果,我覺得先不要繼續比較好。」學弟不好意思的說了他的核心想法,然後我們都笑了,這完全符合我們認識的他,不隨意出頭,有些許的被動,但是當事情有所進展時,他會整段完成一個專案,個人特質就這樣延伸到他的交易邏輯與程式策略上,也因為這樣的歷程,若是之後策略碰上連續虧損,相信他也是有辦法接受並不會心慌,能安穩地度過MDD的時刻,享受程式創高的甜美果實。

本文同步發表於理財周刊 1034期│吳偉仁 |2020-06-19 http://www.moneyweekly.com.tw/Journal/article.aspx?UIDX=23703335240